西安景天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西安日报: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美丽西安
字体:   文章来源:www.sxmwr.gov.cn  发布日期:2014-03-21 08:28:56  浏览次数:899
      2014年3月22日是第22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27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长安八水”从莽莽群山奔流而出,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关中大地,养育万物。今天,随着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开展, “八水润西安”工程的实施,古城越来越美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山水城市、生态城市、乐居城市。

管理集约高效 构建“大水务”格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水。为了保障各行各业用水,首先就得管好现有的水。2009年,西安市实现了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统一管理。2012年,市政府又出台了《西安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2013年,市政府下达了各区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目标,明确了责权。市水务局相继建成了重要水源地水质监测、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防汛预警(视频会商)、取用水大户用水量监测、旱情监测和大坝安全监测6大系统,水务管理现代化迈出重要步伐。

    近年来,市水务局积极实施“安澜西安”工程又大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堤防887.32公里,完成了56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构建了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随着水利工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集约高效的 “大水务”管理格局。


增源节流保护 解决发展用水需求

     众所周知,西安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随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有效解决用水问题,西安市按照“截留雨洪水、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用好地热水、用足再生水”的方针,全面系统地规划和建设了一批地表水水源工程,不断优化水资源宏观配置,增强水资源战略储备能力。在完成了黑河引水、“引乾济石”等工程后,正在加紧建设李家河水库和 “引汉济渭”配水工程,并不断加大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力度,大幅度提升再生水利用量,多水源、多途径解决西安未来发展用水需求。

    2012年,随着《西安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出台,全市还建成污水处理厂21座,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日,城市景观、环境绿化、生活杂用等再生水实际年利用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用水方式逐步实现绿色文明。西安市继2010年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后,去年在国家住建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情况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一。


彰显文化特色 打造水生态乐居城市
 
     西安水文化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名著华章脍炙人口。远古时代,半坡先祖伴水而居;秦朝开始利用地热资源;汉代建有昆明池;唐代建成广运潭;民国时期,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修建了“关中八惠;”20世纪80年代,护城河提升工程传承了明清水文化;20世纪90年代恢复了自流的临潼华清池再现了昔日景观;2000年以后建设的芙蓉湖、曲江南湖和汉城湖等水生态项目,重现了昔日汉唐绚丽多彩的水文化;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使昔日时常泛滥成灾的渭河成为“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关中生态长廊;特别是“引乾济石”等南水北调工程,必将在我国治水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居所能在一个“有水则灵”的优美环境中。西安市从河流综合治理入手,高标准完成了一批大型水生态基础项目,既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也顺应了民心。群众耳闻目睹, “疏浚”工程不但彻底解决了城市排水问题,还形成了城市生态景观长廊; “引水”工程,将南山水系地表水引至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兴庆湖、护城河、团结水库,变“水绕城”为“水进城”; “修复”工程,使浐灞生态区创新保护理念得到实践检验,河流治理成果不断扩大和延伸,不但出色完成了水利部水生态修复试点任务,还为西北地区水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水”工程,让古城形成“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池、南有唐城曲江湖、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的城市水系新格局。西安凸显的山清水秀、百花盛开的生态特色,已经成为人们梦想的乐居之地。



无标题文档
版权所有: 西安景天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029)86114583 传真:(029)86114583-604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明光路南段凤和路方圆工贸4楼 邮编:710016 邮件:xianjtgczx@163.com 陕ICP备08006894号